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老人怎么样颐养天年?
中新网兰州11月14日电 敬老养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已流传数千年。在甘肃武威博物馆馆藏的海量珍贵文物中就有一件体现汉代尊老敬老的实物资料《王杖诏书令册简》虽然历经千年上面墨书的汉隶依旧明确可见可以看出尊老养老在2000多年前就有法可依。双喜电压力锅使用说明
2024年5月16日武威博物馆馆藏的《王杖诏书令册简》。戴文昌 摄
1981年出土于武威磨咀子汉墓群的《王杖诏书令册简》原简共27枚除第15枚缺失其余26枚保存完整。武威博物馆副馆长杨瑞说简牍上面的墨书汉隶字迹依旧明确可见。它是汉宣帝时期颁布的汉代专用尊老法典也是当时处置老年民众问题的要紧法律依据。
出土简牍千千万为什么这套简牍可以被叫做国宝级文物呢杨瑞说该简内容丰富、字迹明确、次第分明既有尊老养老、高年赐杖的明确命令也有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之人的具体法规反映了汉代对待老年民众的宽厚、仁爱与它一同出土的彩绘漆木鸠成为中国古时候敬老养老规范最具权威性和系统性的实物见证。
在纸张用未普及之前简牍是中国古时候文书的最主要形式。武威磨咀子汉墓群先后进行过5次清理挖掘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其中数目多、保存好、内容丰富的汉代简牍特别引人注目。
图为正在展陈的彩绘漆木鸠。戴文昌 摄
《王杖诏书令册简》记载的西汉时期五份诏书令中有一条明确规定“年七十者授王杖。”杨瑞说当时的皇帝要给七十岁以上老年民众授一根长达一米九的王杖而拥有王杖的老年民众拥有不少特权譬如说他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出入官府不需要跪拜假如有人侮辱殴打持杖老年民众要被处以死刑同时还可以做交易不缴税种田不交租等。
皇帝给老人赐王杖那样王杖到底长什么样在武威博物馆的展柜中记者看到了这件彩绘漆木鸠就是王杖的杖首同时还注意到在鸠鸟的口中含有一颗食粒。《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王杖长九尺顶端以鸠鸟为饰。杨瑞说鸠鸟被称作不噎之鸟含义老年民众吃饭不噎着身体康健。鸠同久同音有长长久久的美好祝愿。八喜燃气壁挂炉售后维修
鸠杖又叫“王杖”顾名思义是帝王赐予老年民众用的拐棍它是一种特殊权利的象征。汉代养老最大闪光点就是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鸠杖的权威性。杨瑞说因此持鸠杖是汉代老年民众的一种标志标志着持杖人所享有些权利。
图为游客在参观彩绘漆木鸠。戴文昌 摄
由此所知汉代崇老之风极盛上了年龄的老年民众即便是普通民众都能得到优厚待遇。有法律规范就有以身试法者在汉简中还有明确的案例记载。杨瑞说当时汝南郡有一个男子王安世由于殴打了持杖老人并且折断了皇帝所赐的鸠杖被杀头弃市处以死刑以儆效尤说明当时的王杖规范在社会上有效地贯彻落实和推行过。
国家对老年民众优待政策贯穿于中国历朝历代。杨瑞说《王杖诏书令册简》实质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汉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不只有政策法律规定还有不少量化指标。而汉代鸠杖又等于“敬老卡”可以享受很多打折。这样来看老年民众在汉代生活非常有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编辑:史词】全自动洗衣机电路图讲解视频